60周年
成果類別 科專研發
產出年度 109
計畫名稱 鑄品內部瑕疵分析技術
技術類別 製程技術
搭配推廣專利
技術現況敘述 針對金屬製品產業發展製程後加值智慧化關鍵模組,發展AI影像辨識技術搭載影像檢測設備(含內部瑕疵及外部瑕疵辨識),快速輔助進行產業標準化(檢測標準一致)與產品內部品質判定,篩選類別分析、檢測優化與修正建議,結合AI影像檢測表面及內部的複雜缺陷是否有刮傷、裂痕、凹坑、氣孔等全方位表面瑕疵檢驗,等進行進料品質控制,提高產品品質。提高生產效率,促成產業轉型優化,並帶動金屬製品產業技術升級。
技術規格 1.AI影像辨識技術搭載影像檢測設備, 2.AI影像檢測表面刮傷、裂痕、凹坑等外部瑕疵辨識 3.內部的複雜缺陷是否有氣孔、縮孔、冷裂等內部瑕疵檢驗
可移轉技術名稱(中) 光學影像瑕疵辨識技術
可移轉技術名稱(英) Automated Defect Recognition of Auto Optical Inspection for the Quality of fabricated metals
可應用範圍 1.金屬製品業 2.資訊服務業 3.設備業
市場(產品/服務)潛力預估 為扶植國內金屬製品產業升級轉型,以提升產業競爭力與高值化所需之智慧化技術作為長期發展標的,目標為解決目前金屬製品業之因製程限制而無法跨入高值製品門檻,其中原因包含: ‧ 品管需要具專業檢測技術人才與訓練資格,人才養成不易、經驗累積與判定一致性是共通的問題。 ‧ 成品良率低於75%且生產品質不穩定,容易出現內部及外部瑕疵等問題,需事後檢驗才得知,造成大量報廢,且無法跨入高值金屬製品門檻。 ‧ 高值金屬製品需經過全檢確保品質,一般會生產過量再進行檢測剔除不良品,因此,衍生品管時程影響交貨期程問題,且無法達到零庫存之目標。
所需之主要軟硬體設備 1.AOI 2.光檢機 3.工業用XRAY斷層掃描系統(CT)
總聯絡窗口 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羅政副組長 
Tel: 07-3513121轉2366, Fax: 07-3534062
E-mail :judylo@mail.mirdc.org.tw
更新日期:108-03-18 / 維護單位:系統管理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