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周年
成果類別 科專研發
產出年度 103
計畫名稱 檢測技術與標準流程開發
技術類別
搭配推廣專利
技術現況敘述 本技術開發微波醫學影像設備(MWI)專用影像假體(Phantom),配合高安全性又快速的非游離輻射醫學影像技術,可分為解析度校正及功能性校正兩部份。解析度校正為確定影像尺寸、間距等分辯力;功能性校正為介電特性量測校正,可應用蛋白質仿生假體、高分子塑膠及陶瓷等材料,設計並展現生理組成、肌肉/骨品質、血液與尿液樣本等相關適應症之校正特性。此外,假體之開發也考量未來與CT、MRI等解剖形醫學影像設備之輔助應用,可搭配材料衰減系數等特性,用於MWI、CT及MRI系統之交互校正應用,也將有助於生物科學、臨床醫學及醫事檢驗領域之進步。
技術規格 規格樣品如附件,簡介如下: 1、 解析度校正假體:介電常數及密度梯度之標準高分子塑膠塊材,邊長15~90mm之方形塊材、多種角度之銳/鈍角三角形、直徑15~50mm圓柱等;液體/膠體填充假體。 2、 介電常數校正假體:包含介電常數、濃度梯度與極性/非極性之仿生物組織蛋白質假體;高分子塑膠塊及陶瓷塊材。 3、 組織對比度假體:展現不同組織運用介電特性進行鑑別之假體,如腫瘤、組織斷面等,也可進行影像品質、均勻度分析應用。 4、 仿適應症功能性假體:以仿下肢橫切面假體為例,運用仿生蛋白質膠體模擬骨骼、肌肉、脂肪之特性,進行生理組成校正;蛋白質膠體濃度梯度模擬組織品質及介電特性校正。 5、 可客製化,部份特色材料必需以秏材方式販售,定期更換以確保準確性。
可移轉技術名稱(中) 微波醫學影像假體設計與應用技術
可移轉技術名稱(英) The Phantom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Microwave 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可應用範圍 1、 微波醫學影像設備校正產品。 2、 微波醫學影像複合Ultra sonic、X-ray、CT、MRI設備校正產品。 3、 輔助生物科學、臨床適應症及檢驗技術開發。 4、 其它非醫學應用範圍,如非破壞性檢測、發酵及化學反應檢測等。
市場(產品/服務)潛力預估 醫學影像或其它非醫學應用之假體(標準品),隨設備應用領域不同及是否設計為消秏品而有所差異。以老年醫學角度評估巿場潛力,隨老年化趨勢發生肌少症、骨質疏鬆機率將提升,配合各醫療/醫事院所執行相關檢測與體檢,以及伴隨療程中的追?設備之校正需求必然存在。若以台灣地區肌少症18~64%及骨質疏鬆22~41%之高盛行率醫療需求評估,地區級以上醫院約超過年450家,若每家至少配置一單位微波醫學影像設備,則非秏材假體產值約NT 1億(若無損壞則多為固定資產)、仿生蛋白質秏材假體約2.1億/年,若加以評估研究機構之需求,將可能超過NT 2.5億/年。
所需之主要軟硬體設備 1、 工業設計軟體。 2、 膠原蛋白及相關化學藥品。 3、 製膠、封裝、CNC等設備。
總聯絡窗口 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羅政副組長 
Tel: 07-3513121轉2366, Fax: 07-3534062
E-mail :judylo@mail.mirdc.org.tw
更新日期:108-03-18 / 維護單位:系統管理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