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周年
專利名稱

口腔定位件

年度 114
狀態 獲證維護中
獲證編號
類別 發明
申請國家 中華民國
專利權人 金屬中心
專利起訖 1140611~1330910
專利證號 I887114
摘要 本設計『咬合訊號傳輸回饋止鼾牙套』藉由上下咬合止鼾牙套,透過夜間睡眠過程配戴,利用超彈性合金彈性帶扣合彈扣,使下顎可前伸至上顎前端3-5mm處,使其避免舌根肌群、頦舌肌、懸壅垂與軟顎等軟組織坍塌與墜落情形,造成氣道阻塞引發打呼與呼吸中止情形。並利用超彈性合金彈力帶,適度調整咬合位置與顳顎關節可接受之距離,達到下顎適當前伸且左右微移動效果,降低顳顎關節炎產生。同步設計下壓式導舌板與口水導流孔,避免睡眠過程口水匯積情形,降低口水噎到情形產生。本設計無需承擔手術風險,避免睡眠呼吸中止猝死情形以解決臨床問題。
特色 本案開發感測回饋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解決方案,針對『咬合訊號傳輸回饋止鼾牙套』,整合臨床睡眠中心睡眠呼吸中止數據,判讀分析將睡眠呼吸中止參數指標建立,並進行止鼾牙套和口咽電刺激訓練系統開發,進行IRB臨床試驗,目前已完成『咬合訊號傳輸回饋止鼾牙套』鎳鈦超合金彈性記憶訓練之模擬研究,相較於聚碳酸酯塑膠與不銹鋼產品具有更好的力學性質,已進行台大醫學院臨床牙醫學研究所醫師與高雄長庚耳鼻喉科醫師及長庚胸腔內科系呼吸道疾病科醫師合作探討機制與IRB臨床前IRB試驗,擴大臨床參與增加實務性應用面。
創造效益 止鼾牙套是一種用於治療或緩解打鼾問題的裝置,通常透過調整下顎的位置來保持睡眠過程中呼吸道的通暢。止鼾牙套又可分為舌托型與下顎前移型;舌托型為透過在口腔中添加一個或多個元件舌托,以保持睡眠狀態時舌頭在正確的位置,防止其滑落到喉嚨造成阻塞。下顎前移型為藉由睡眠時因肌肉放鬆而導致下顎後縮,因此需前移下顎來擴大呼吸道,減少舌間與呼吸道窄小而產生顎間的振動和阻力,從而減緩或消除打鼾。
市場資訊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實施的調查,睡眠呼吸中止症症(Apnea Hypopnea Index,AHI)全球成年人患病人數約10億人(30-69歲)。美國AHI的患者數也是約5,400萬人,成人5人有1人是輕度的AHI。台灣睡眠醫學學會估計,國內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者超過70萬名,但根據健保資料庫顯示,診斷盛行率僅有0.49%,顯示國人對睡眠呼吸中止症對健康的衝擊存在明顯的低估。據統計原因是許多人對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症狀和後果缺乏認識,導致忽視這些問題。例如:打鼾、間斷的呼吸等症狀有時可能被視為普通現象,不被認為是潛在的健康問題。
根據美國睡眠醫學會(AASM)2023年的標準,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患者在全球範圍內最多地區中主要集中在亞洲、美洲等地,且隨著患者年齡的增長,相關病症的發生呈上升趨勢。本案規劃採用止鼾牙套,止鼾牙套是一種用於治療或緩解打鼾問題的裝置,它通常透過調整下顎的位置來保持呼吸道的通暢。現有市場上有多種止鼾器,它們在設計、功能和價格等方面有所區別。而形成止鼾器市場迅速擴增最主要因素為人們不斷地要求增進自己的睡眠品質,以及對打鼾帶來的健康問題的關注,根據Precedence Research的報告,在2023年全球呼吸中止症醫療產品市場在2023年的規模達到61億美元。預測在2023-2029年全球止鼾設備市場規模將以7.20%的年複合成長率顯著成長,並於2032年達到115億美元的規模。
聯絡人 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羅政副組長 
Tel: 07-3513121轉2366, Fax: 07-3534062
E-mail :judylo@mail.mirdc.org.tw
更新日期:106-02-15 / 維護單位:系統管理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