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周年
專利名稱

無人機水質檢測裝置以及無人機水質檢測方法

年度 114
狀態 獲證維護中
獲證編號
類別 發明
申請國家 中華民國
專利權人 金屬中心
專利起訖 1140511~1321127
專利證號 I883667
摘要 載結構一體化設計方法:載體系統與酬載融合,相較於傳統酬載直接搭載於載體上更能達到輕量化(重量減輕20%)與高強度(強度增加10%)的效果。此外,透過機體模組化抗天候的設計,可快速拆換組裝並達到多工、多模態的應用情境。
精準漁業智慧化分析方法:開發互動式飛行控制介面,設計影像特徵至三維座標轉換控制演算法,提供無人機在魚塭水質監測熱區之機動精準取樣以及魚塭池水藻色拍攝記錄之自動飛行能力。
特色 1.發展高機動養殖漁業智慧精準巡檢系統方案,以自動化精準巡檢技術,抗天候酬載一體化載具技術、互動式飛行控制介面技術,進行機動式調派,協助養殖漁業收集養殖數據,以達到精準管理。
2.發展高安全、抗天候且開放式無人機載具平台,具備抗塵雨IP65、低噪與長時運行之功能,提升碰撞安全性,有助於廠商於各種惡劣環境下進行應用,加速產業化進程。
3.互動式飛行控制介面技術提供跨平台操控無人機,加速業者開發及整合無人機應用系統,帶動無人機產業多元化應用;精準漁業數據管理平台提供開放式介面、魚群餵食活動力分析與養殖管理模型提供。
創造效益 酬載結構一體化設計方法:載體系統與酬載融合,相較於傳統酬載直接搭載於載體上更能達到輕量化(重量減輕20%)與高強度(強度增加10%)的效果。此外,透過機體模組化抗天候的設計,可快速拆換組裝並達到多工、多模態的應用情境。精準漁業智慧化分析方法:開發互動式飛行控制介面,設計影像特徵至三維座標轉換控制演算法,提供無人機在魚塭水質監測熱區之機動精準取樣以及魚塭池水藻色拍攝記錄之自動飛行能力等。
市場資訊 根據2020年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指出,漁業是全球糧食重要來源,且碳排之溫室效應較陸地動物低。目前遠洋漁業長年維持穩定收穫,但海洋資源有限且復育較慢,致養殖漁業產量以每年7.5%的速度持續增長,且重要性逐年提升。遠洋與養殖漁業同樣面臨作業工時長、人力短缺老化等問題,且漁業養成過程累積之數位資產較少,因此導入智慧化漁業,提升技術與效能,發揮海洋永續價值,已刻不容緩。
2021 年全球漁業IoT市場規模為4.1億美元,預計2030年將達到 12.3 億美元以上,預期複合年增長率為 13.2%,其中以亞洲為最具規模潛力市場。主要應用市場為餵食最適化、監控監視、產量分析和量測等;應用系統類型分為智能餵食系統、監測和控制系統等。
無人機可制高執行巡檢或具機動性任務,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及減低作業危險,故近年來新興應用紛紛崛起,近年並開始結合漁業應用。我國ICT產業健全,近年陸續有新創公司投入無人機製造及應用系統開發,惟無人機涵蓋機械、航太、通訊、資訊及專業應用等跨領域知識,軟體業者耗費大量時間於軟硬系統整合及部署驗證,硬體上也缺乏工業級無人機的支援,以致拓展應用緩步;故發展相關應用技術刻不容緩。
聯絡人 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羅政副組長 
Tel: 07-3513121轉2366, Fax: 07-3534062
E-mail :judylo@mail.mirdc.org.tw
更新日期:106-02-15 / 維護單位:系統管理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