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周年
專利名稱

手術機械臂控制系統以及手術機械臂控制方法

年度 114
狀態 獲證維護中
獲證編號
類別 發明
申請國家 中華民國
專利權人 金屬中心
專利起訖 1140401~1321127
專利證號 I879264
摘要 一種透過電腦視覺來控制機械臂未端位移的方法,應用於特定環境空間。主要利電腦視覺影像及機器學習演算法,辨識出環境有效空間徵特值及障礙物位置,推論出可迴避障礙物多重方向,從中挑選出最佳化路徑,使機械臂以逆運動學模式,在未端位移過程中可以自動閃避環境相關物件,到達指定目標位置。
    本專利將利用攝影機產出電腦視覺數位影像結合初始定位資訊,結合機器學習神經網絡之深度強化學習循環推理機制,產出智慧避障路徑;因內建初始定位資訊,當機械臂被移動時,無須再二次重新定位,即可直接運行至智慧避障,適用於各家廠商的多軸
特色 協助台灣業者取得產品上市許可,證明台灣生產與開發大型醫療系統量能,帶動台灣除提供國際醫療市場精密機械加工能力之外,亦使國際醫療大廠了解台灣具備整系統與相關軟硬體設計開發能力,可提供關鍵技術元件。
結合醫學院所/中心,臨床醫師,醫材業者與研發單位,推動智慧骨科產業發展,促成10家以上業者投資手術機器臂、智慧辨識與周邊醫材等醫材產品達1億元以上,擴增旗下產品系統與提升附加價值。
創造效益 本專利提供的智慧視覺機械臂控制方法,幫助使用者在存有障礙物的特定環境場景中,透過環境辨識及有效空間判讀等方式,使機械臂未端自行位移過程中,不受環境障礙物影響,推理出安全路徑,到達指定目標位置,讓使用者不用另行依手動等方式來設定運動軌跡,控制機械臂閃避障礙物。
市場資訊 由於手術機器人可顯著增強醫師在顯微外科手術的精確性,再加上患者的恢復時間較短以及醫療系統的成本優化,致使手術機器人漸漸普遍應用於各醫療院所。根據Markets and Markets統計,2018年全球手術機器人市場規模為39.73億美元,2023年可達到65.08億美元(CAGR 10.4%);其中,美國為最大市場,2018年的手術機器人市佔率達62.3%,其次為亞洲(18.3%)、歐洲(15.9%)。由於許多醫院仍大舉添購手術機器人來進行「軍備競賽」,主要是因為手術機器人是醫院的活廣告,可吸引病人就醫;尤其是手術機器人現已是新一代的醫師的必備訓練,使得手術機器人早已擺脫過去產品生命週期的萌芽階段,進入其成長期階段。目前,手術機器人已大幅應用於醫院的各個科別,主要集中於普通外科(34%),其次是婦科(佔26%)、骨科(19%)、泌尿科(14%)、神經外科(3%),其中以達文西手術機器人最多,其他則有人工關節用手術機器人(以MAKO為主)與脊椎用手術機器人(以Mazor為主)。
聯絡人 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羅政副組長 
Tel: 07-3513121轉2366, Fax: 07-3534062
E-mail :judylo@mail.mirdc.org.tw
更新日期:106-02-15 / 維護單位:系統管理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