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周年
專利名稱

載具於高速移動狀態下偵測靜止物之方法

年度 114
狀態 獲證維護中
獲證編號
類別 發明
申請國家 中華民國
專利權人 金屬中心
專利起訖 1140311~1321128
專利證號 I876714
摘要 本技術利用影像感測器及結構光3D深度感測器融合技術來感知車輛車外環境資訊,利用環境掃描確認固定障礙物,利用彩色影像光流法側向目標物移動方向辨識、深度感測器擷取車輛側邊10m內3D資訊及障礙物移動方向、速度和加速度辨識,並透過結構光3D深度感測器改善彩色影像夜晚及視線不明環境容易判斷錯誤等問題,利用深度影像系統結合IR影像之融合取得車輛側向5m內之目標物移動方向、加速度,可以提前預知車輛側向各種物體的動態行為來提供駕駛者避障警示功能,利用影像光流法結合深度感測器利用最大熵資訊融合,取得最佳之車輛警示演算法,提供更
特色 由於本技術用於車輛影像資訊融合系統,可更加精準地得知車輛側向10m內目標物移動及5m內前方3D環境資訊,可強化車輛影像安全的可靠度並加入物體的移動軌跡來做為預測與判斷的避障警示,提升車輛前方型車之準確度及可靠性,本專利之3D深度感測融合技術可強化現有感測器之效能,並更加有效區分障礙物類型及提升目前車輛ADAS系統之行車安全防護,保護駕駛者及用路人。
近年來車輛安全備受重視,本專利使用之技術附加價值高,且為台灣ICT產業之特長,有助於台灣ICT相關廠商打入車輛ADAS市場。
本專利之3D深度感測器技術可應用於三維非接觸式測量,搭配高
創造效益 本專利主要是透過3D深度環境感知並結合IR影像做影像融合,透過車輛前方10m內預測前方環境,並在障礙物接近車輛前方5m內進行高精度3D掃描辨識,透過預防性駕駛概念提高車輛行車影像安全,能有效提高車輛於市區複雜擁擠環境避障警示,有效提供駕駛者行車資訊保護駕駛及用路人安全,提升車輛影像基於高速行駛、低速擁擠城市或光線不足之影像安全技術。
 不易受環境雜訊影響:在車外的複雜環境中透過多感測器的融合利用各個感測器的特點,針對車輛側向10m內做盲點警示,5m內並搭配有深度感測器座高精度之3D掃描,預估障礙物移動方向、速度、加速度。
市場資訊 全球車市復甦:2013年總銷量首度突破8,000萬輛大關,較2012年成長4.2%,創下歷史新高,預估2014年可望再成長2.7%,並在2018年突破1億輛大關 ,智慧化創新模組應用將大幅成長:隨著LTE、雲端技術的成熟,自動駕駛的生態系統正在成形,將帶動車用電子化程度提升,2020年將達11兆元規模。
車電之整車製造成本比提升:2013年全球車用電子產值增近一成、達2,055億美元;IC Insights更推估,到2015年,隨著車用電子佔整車製造成本比重達50%、增速料加快,全球市場規模將上看4,000億美元。 
國內汽車零組件產值持續提升:2013年汽車零組件受全球景氣回溫、歐美日等先進國家整車成長需求、釣魚台事件造成中日關係緊張的轉單、轉口與ECFA出口中國大陸免稅效應下,產值為2,154.9億元,較2012年成長8.7%
聯絡人 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羅政副組長 
Tel: 07-3513121轉2366, Fax: 07-3534062
E-mail :judylo@mail.mirdc.org.tw
更新日期:106-02-15 / 維護單位:系統管理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