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周年
專利名稱

用於電磁定位的磁場模型校正方法及控制器

年度 114
狀態 獲證維護中
獲證編號
類別 發明
申請國家 中華民國
專利權人 金屬中心
專利起訖 1140821~1321113
專利證號 I894681
摘要 1.體內電磁定位導航系統(EMT)透過電磁場發射器(FG)在可控磁場空間內進行感應線圈(RX)位置、方向的定位。2.一般EMT系統RX感測增益不可調控,無法因應FG磁場強度隨距離快速遞減,造成RX SNR下降,影響定位準確度與限制量測距離。3.本案提出一種磁場校正程序方法,用於擬合補償實際硬體電路驅動FG磁場發射與RX感測放大濾波電路處理後,與建立在Biot-Savart law與法拉第感應定律理論基礎之參考模型(Φc)的差異。4.可建立不同測試高度平面多組比例因子,當定位距離增加,可即時切換相對應的高品質參考模型,多組模型經實驗證明能有效提高系統定位準確度。
特色 體內電磁定位追蹤系統滿足體內、管腔組織較細小的病灶(陰影小於2公分)有效定位與追蹤,易於整合其他影像技術CT、US,同時提供實時生醫影像和追蹤數據,簡單的設置、靈活性、改進器械可視化和額外引導信息,在臨床上應用潛力很大。可結合醫療導航與數位內視鏡業者朝體內、腔內微創手術、早期肺結節病變內視鏡手術、腔內臟器內視鏡導引手術系統等高值化醫療定位導航產品應用。
創造效益 1.產業利用性: 透過校正程序方法設計可以增加EMT系統操作空間,以更大的空間定位範圍,提供EMT技術應用於高定位精度心臟消融、肺結節病變內視鏡、腔內臟器內視鏡導引等微創手術,改進器械體內可視化,整合即時生醫影像。

2.新穎性、進步性: 解決2個問題,商用EMT系統受限RX增益不可調控,無法立即透過RX增益即時改善高處SNR造成量測距離受到限制,本專利提出校正演算法程序,優化理論電磁場參考模型能更符合實際硬體電路驅動FG磁場場型,有助於改善定位演算法準確度。
市場資訊 1.鎖定體內微創手術導引 No line–of-sight required 神經外科、耳鼻喉科、支器管鏡應用!自主研發台灣首套EMT雛型系統,體內電磁定位導航系統(EMT)透過電磁場發射器(FG)在可控磁場空間內進行感應線圈(RX)位置、方向的定位,改進器械體內可視化,整合即時生醫影像於精準醫療、VR/AR發揮重要作用。

2.專利申請布局的全球情勢是以歐美為重,顯示歐美的市場競爭激烈。故建議於智財布局時,應視美國為優先專利布局地區。其次為歐洲,另為循求自身技術於全球各地多元化佈局,建議應循PCT多國申請路徑。全球大廠較少申請布局台灣,顯然國內市場尚未受到全球性醫療器材廠關注,值得深入開發。

3.專利布局規劃可參考NDI,輔助手術導航的定位系統舉凡光學定位、超聲波定位、電磁定位、 CT影像輔助定位皆多元化布局。 NDI的技術發展核心早期是光學定位,後期轉型為電磁定位,雖然專利產出量不多,近期在多元化定位技術的整合略有涉略,能夠視醫療手術領域的需求,不斷日益精進。可列為固定追蹤盤點的重點關注專利權人。
聯絡人 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羅政副組長 
Tel: 07-3513121轉2366, Fax: 07-3534062
E-mail :judylo@mail.mirdc.org.tw
更新日期:106-02-15 / 維護單位:系統管理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