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周年
專利名稱

海上魚探系統以及自動魚群偵測方法

年度 112
狀態 獲證維護中
獲證編號
類別 發明
申請國家 中華民國
專利權人 金屬中心
專利起訖 1121201~1311128
專利證號 I824856
摘要 具AIoT加值之VTOL(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定旋翼機自動部署系統,單一便攜系統,多機協同作業,可依圈選範圍或電浮標感測器位置自動生成航線規劃,並將無人機現場影像直接回傳船上,於地圖上可視化標記魚群資訊進行數位化管理。
達成功效:精準漁業AIoT加值系統,以數位化創新科技傳承傳統漁業職人專業,自動化派遣無人機、將現場影像直接回傳船上,提供魚撈長第一手資訊,並可視化標記魚群資訊,後續可進行魚群熱點分布分析,智慧化找出漁船最適航點與航線,協助遠洋漁船提升魚探效率。
特色 開發精準漁業AIoT加值系統,以數位化創新科技傳承傳統漁業職人專業,自動化派遣無人機、將現場影像直接回傳船上,提供魚撈長第一手資訊,並可視化標記魚群資訊,後續可進行魚群熱點分布分析,智慧化找出漁船最適航點與航線,協助遠洋漁船提升魚探效率。包含IP65可抗天候、長航時、長距離之商用定旋翼無人機;可自動化派遣無人機、現場影像直接回傳船上、可視化標記魚群資料,達成自動化、數位化之功效,後續可結合AI分析達成智慧化加值。
創造效益 相較於傳統推進器姿態控制的方法本專利可衍生諸多優勢如下說明
1. 將無人機整合魚探機/洋流系統/AIS電浮標系統/海鳥雷達來尋找魚群的下落取代現有直升機進行搜尋。
2. 設計魚群標記顯示介面。操控列左下新增標記魚群模式按鈕(反白即表示啟用),在啟用後於地圖上點選位置便會新增魚群標記快速且簡單的作業界面快速上手。
市場資訊 臺灣四周都被海洋圍繞著,海岸線長達一千六百多公里,東岸面太平洋,沿岸地形陡峭水深,因有黑潮主流經過,為南北洄游魚類必經之路徑,西臨台灣海峽,海底是約 200 公尺深度的大陸棚平坦海域地形,各類底棲魚類豐富,在此區域繁殖棲息著,因此具有發展漁業的天然環境,而位於南台灣的高雄市,因為具有發展港灣的天然地理條件,早期為我國遠洋漁業的發祥地,演變至今已是軍、工、商、漁多元化的港灣大都市。 
  高雄市目前擁有 3400 餘艘漁船、漁筏,主要作業區在台灣沿近海域和世界三大洋,漁船總噸數約 35 萬餘噸,佔台灣漁船總噸位的三分之二,漁產量約 50萬公噸佔台灣漁業生產量的二分之一,由此可知高雄市漁業對台灣極具重要的地位。
聯絡人 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羅政副組長 
Tel: 07-3513121轉2366, Fax: 07-3534062
E-mail :judylo@mail.mirdc.org.tw
更新日期:106-02-15 / 維護單位:系統管理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