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周年
專利名稱

銲接路徑生成系統以及銲接路徑生成方法

年度 113
狀態 獲證維護中
獲證編號
類別 發明
申請國家 中華民國
專利權人 金屬中心
專利起訖 1130721~1311129
專利證號 I849599
摘要 本創作係一種使用三維結構光相機搭配點雲形貌辨識演算法,解析出多層道厚板銲接母材與銲道的區域。辨識完多層道厚板每個銲接道次的區域後,在銲接道次的施作範圍內利用路徑擬合演算法,自動生成出銲接路徑,供機械手臂進行銲接。若一個銲接道次完成後,需接續下個銲接道次,則如上段所述,先掃描建模後供演算法分析,並輸出銲接路徑以讓手臂進行施作,如此往復類推,完成多層道厚板銲接施作。
特色 本專利可應用在需銲接工程之行業(如造船業、建築業、離岸風電業等等...),目前因普遍缺工問題,也導致銲接師傅短缺。藉由本專利所設計之視覺與演算法系統,可搭配成本較低之3D結構光相機作為使用,另外專利開發之演算法也能自動生成多層道銲接路徑,可以大幅縮減或是省去人工教導機械手臂路徑點之時間,除達到降低設備投資成本之效益外,也能解決人力不足之問題。
創造效益 市售的線掃描相機精度高但價格昂貴,3D結構光相機依等級雖有價格高低之分,但價格平均而言較線掃描相機便宜,搭配此專利設計之辨識演算法並使用3D結構光相機可為其提升精度,並藉由3D建模與形貌辨識技術自動生成銲接路徑。
市場資訊         依財富商業洞察(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2021-2028 年機器人銲接市場”的報告表示,機器人銲接市場規模預計將從 2021 年的 58 億美元增長到 2028 年達到 97.6 億美元,在預測期內的複合年增長率為 7.7%,石油和天然氣、建築和汽車行業的應用增加可能會推動其市場的發展。
        依台灣經濟研究院的報告指出,在永續發展方案中,歐盟的離岸裝置容量相對於政策方案增加近40%,至2040年將達到175GW。在預測期內,離岸風電的累計投資達到5,000億美元,或每年230億美元。
        以上數據顯示出,機械手臂自動化銲接之市場需求與日俱增,且應用於造船、離岸風機等大型重點產業。本專利可以以較低成本結構光相機搭配所設計之演算法,自動生成機械手臂銲接路徑,解決機械手臂路徑教導時程,同時也解決缺乏銲工之問題。
聯絡人 黃偉咸 電話 07-3513121分機 2365 
E-mail:vincent@mail.mirdc.org.tw
更新日期:106-02-15 / 維護單位:系統管理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