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周年
專利名稱

CONTROL METHOD AND CONTROLLER RELATED TO ELECTROMAGNETIC TRACKING

年度 114
狀態 獲證維護中
獲證編號
類別 發明
申請國家 美國
專利權人 金屬中心
專利起訖 1140225~1320706
專利證號 US12,235,136B2
摘要 體內電磁定位導航系統(EMT)透過電磁場發射線圈陣列(FG)在可控磁場空間內進行磁感測線圈(RX)位置、方向定位,於精準醫療、機器人和虛擬現實應用中發揮重要作用。本案提出一種「主動式磁場增強控制方法」,作法依據系統定位演算法即時計算出RX距離FG空間位置,回授給系統控制單元內的控制晶片(MCU or FPGA),即時判斷感測單元工作高度,作為觸發發射線圈op amp是否調控電流增益依據。當發射磁場適當增強或減弱,可解決磁場梯度隨距離快速遞減現象,改善磁場空間中感測器SNR,預期能維持不同操作距離獲得穩定的平面定位精度。
特色 體內立體空間定位對於脊椎神經種類軟組織修復手術相當重要,且現有被動式3D光學複合定位系統無法滿足體內、管腔組織較細小的病灶(陰影小於2公分)有效定位與追蹤。體內電磁定位追蹤系統易於整合其他影像技術CT、US,同時提供實時生醫影像和追蹤數據,簡單的設置、靈活性、改進器械可視化和額外引導信息,在臨床上應用潛力很大。可結合醫療導航與數位內視鏡業者朝體內、腔內微創手術、早期肺結節病變內視鏡手術、腔內臟器內視鏡導引手術系統等高值化醫療定位導航產品應用。
創造效益 1.主動調整發射單元電流強度(磁場強度)配比控制方法,能使感測器在低處接收訊號不飽和
2.在高處能維持磁場梯度,改善感測器在不同高度信雜比(SNR),透過磁場梯度調控與維持,使系統更能辨別感測單元微小位置變化,提高系統工作距離內的平面定位精度。
市場資訊 體內電磁定位導航系統(EMT)透過電磁場發射線圈陣列(FG)在可控磁場空間內進行磁感測線圈(RX)位置、方向定位,於精準醫療、機器人和虛擬現實應用中發揮重要作用。克服光學定位技術視線限制,低頻(1-100kHz)電磁感應追蹤技術,提供體內、管腔、近體表組織定位數據,改進器械體內可視化,整合即時生醫影像,可對應高定位精度心臟消融、肺結節病變內視鏡、腔內臟器內視鏡導引等微創手術。專利布局規劃可參考NDI,輔助手術導航的定位系統舉凡光學定位、超聲波定位、電磁定位、 CT影像輔助定位皆多元化布局。 NDI的技術發展核心早期是光學定位,後期轉型為電磁定位,雖然專利產出量不多,近期在多元化定位技術的整合略有涉略,能夠視醫療手術領域的需求,不斷日益精進。
聯絡人 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羅政副組長 
Tel: 07-3513121轉2366, Fax: 07-3534062
E-mail :judylo@mail.mirdc.org.tw
更新日期:106-02-15 / 維護單位:系統管理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