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周年
專利名稱

用於線材皮膜的缺陷檢測方法及系統

年度 112
狀態 獲證維護中
獲證編號
類別 發明
申請國家 中華民國
專利權人 金屬中心
專利起訖 1120221~1301128
專利證號 I793883
摘要 本技術發明為一種線材皮膜缺陷線上量測模組,經由給定特定波長光源,透過取像模組擷取線材皮膜影像,並調控進光量閥值以獲得清楚影像,再透由機器學習方式建立品質預診模型,收集一定比例的良品和不良品影像,利用AI學習生成品質預診模型,可達成線上線材皮膜缺陷量測目標。
特色 目前產業應用而言,因為線材皮膜缺陷導致伸線製程失效,進而影響產線無預警生產停機,對企業而言造成很大的損失。藉由本量測模組發明,可以提升至在線品質檢測,伸線製程的良率也可由現行80%改善提升至90%。
創造效益 發明一種線材皮膜缺陷線上量測模組,為手持式設計,解決傳統以人工方式確認皮膜異常所導致伸線過程因摩擦造成送料不順,進而影響伸線品質。利用AI學習的方法,運用CNN演算建立皮膜異常影像辨識,並找出其對應品質之關聯性,確保伸線製程的品質及良率,協助現場人員估測伸線模失效狀態,減少設備無預警停機。
市場資訊 面對高值扣件生產,對線材盤元品質要求逐漸提高,雖扣件在生產管理已導入智慧製造,但在伸線過程的瑕疵未能即時檢出,因為伸線廠設備老舊,對於成型設備及公模具的狀態,都是透過人工處理確認,因高階扣件生產對於線材提供品質要求極高,致使客戶客訴,影響甚鉅。
鋼鐵業中游產品屬碳鋼類方面,產品有冷熱軋鋼板捲、鋼筋、線材盤元、棒鋼盤元;以不銹鋼類而言,則有冷熱軋不銹鋼板捲、不銹鋼棒線、不銹鋼型鋼,以及其後段之裁剪加工與製管業。以一般鋼胚為原料,經軋延後製成盤元,再加工後可生產螺絲、螺帽、鋼線等下游產品;中游的線材盤元及棒鋼盤元的差異,直徑14mm以上者稱為棒鋼,14mm以下者稱為線材。
2021年第一季我國鋼鐵業產值為新台幣3100億元,出口值為1142億元,出口鋼材以鋼捲片為主,包括熱軋碳鋼捲、冷軋不銹鋼、鍍鋅鋼捲、冷軋碳鋼鋼捲及合金鋼為主,出口地區為美國、中國大陸、日本、越南、馬來西亞,占整體鋼材出口比例為50%。
聯絡人 黃偉咸 電話 07-3513121分機 2365 
E-mail:vincent@mail.mirdc.org.tw
更新日期:106-02-15 / 維護單位:系統管理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