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周年
專利名稱

金屬發泡成形製程及其製造發泡金屬的方法

年度 110
狀態 獲證維護中
獲證編號
類別 發明
申請國家 中華民國
專利權人 金屬中心
專利起訖 1101021~1291109
專利證號 I744085
摘要 一種利用片狀陶瓷材料的注氣發泡成形製程包括步驟:將金屬熔湯維持在高溫半固態區間,以形成半固態金屬熔湯;轉動軸帶動石墨轉子,以攪拌該半固態金屬熔湯;由調質劑入料口將片狀金屬基陶瓷投入該半固態金屬熔湯中;以及,由注氣口將氣體注入該半固態金屬熔湯中,以形成含氣體泡沫的半固態金屬熔湯。由於片狀陶瓷材料(矽化合物)會阻?該半固態金屬熔湯中的氣體泡沫上升,因此氣體泡沫比較均勻地分布在該半固態金屬熔湯中,進而改善多孔性金屬材孔隙率的均?性。
特色 開創與發明多孔結構金屬之片狀陶瓷金屬複材前軀物注氣發泡製程,並改善以往發泡劑(如:TiH2)製備、高分子板模(如PVP, PE)製備、熔鹽板模(如NaCl)製備…等,多孔金屬製備的高成本難以量產與商業化等問題。另一方面,片狀陶瓷為無毒且無鹵元素(F, Cl, Br, I, At)的穩定化合物,因此製作流程相較於高分子跟熔鹽更為安全環保。
創造效益 本提案之利用片狀陶瓷材料(矽化合物)的注氣發泡成形製程,由於片狀陶瓷材料(矽化合物)會阻?該半固態金屬熔湯中的氣體泡沫上升,因此氣體泡沫比較均勻地分布在該半固態金屬熔湯中,進而改善多孔性金屬材孔隙率的均?性。同時,片狀矽化合物自身具有一定重力,並且其形狀造成上升阻力大,因此不易上升,帶動了周圍的氣體泡沫不易上升,解決了現有發泡製程的問題(存在著氣泡無法與金屬熔湯有充分的接觸、氣泡分佈不均勻、發泡率低等諸多缺陷)。
市場資訊 運用相關成形製程技術於製造高功能發泡金屬,主要以原型材料及後加工複合成品為產品應用,其高度潛力之應用跨足建築材料、自動化交通運輸、民生周邊、軍事防禦及航空太空...等領域,於導入產業化商品進行推廣、銷售及應用,其可能影響市場規模達2.5億美元。國際上將發泡金屬真實商用或產業化之使用端主要包含美洲、歐洲、亞太區等先進國家,說明具多元化之發泡金屬應用,可謂後市看漲。
聯絡人 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羅政副組長 
Tel: 07-3513121轉2366, Fax: 07-3534062
E-mail :judylo@mail.mirdc.org.tw
更新日期:106-02-15 / 維護單位:系統管理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