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周年
專利名稱

口腔病理檢測移動裝置

年度 113
狀態 獲證維護中
獲證編號
類別 發明
申請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專利權人 金屬中心
專利起訖 1130830~1281213
專利證號 CN112971709B
摘要 本發明一種牙周病理檢測輔助裝置,包含檢測單元、探測單元,及處理器。檢測單元之取像CMOS模組獲取取像鏡頭由口腔內所擷取的牙菌斑影像,探測單元之接觸部會套設於牙體上,以檢測牙齦之舌側與頰側的牙齦狀態,且牙齦探針為光譜擷取影像。處理器用以接收取像CMOS模組獲取取像鏡頭的牙菌斑影像,以及接收接觸部檢測牙齦之舌側與頰側的牙齦狀態數據。
特色 透過將牙齒相關數據填入與醫院HIS系統及ICT系統連線之牙周數位病歷紀錄表,使符合條件之病患得以參加政府給付的牙周特別照護給付對象治療名單,以完善檢測後之治療方案。
創造效益 1. 本發明之牙齦探針由複數條光纖束所組成,且設置於軟管內,且為光譜擷取影像。
2.本發明之檢測單元會擷取5張口腔內的牙菌斑影像,而該探測單元則針對每一牙齒之牙齦的舌側與頰側的牙齦狀態進行檢測。
3.本發明之複數條光纖束於該接觸部中分成六組,而該接觸部之表面為矽膠,且該六光纖束會分設於該接觸部之兩側,以對牙齦之舌側與頰側的上、中、下區域進行檢測牙齦狀態,該六光纖束分別形成不同的打光與收光區域。
市場資訊 ? 目前臨床辨識血管的儀器僅限於體外皮下靜脈。此種儀器主要搭配於靜脈注射。2006年健保局醫審小組主任高資彬曾指出,我國醫療院所共向健保申報240多萬人次大量點滴注射,光注射執行費1年就申報1億8,700多萬點。美國點滴及靜脈注射設備市場的收益,在2005年就超過32億美元,根據當時預測,將以每年4.1%的速度持續成長,並於2015年達到47億美元。
? 傳統動脈顯影技術上通常會以侵入式的方法注射顯影劑來成像。動脈顯影的應用則為外科接合手術,如大腸癌的腸道切除再接手術及口腔癌的臉部皮瓣接合等,透過顯影技術掌握動脈血管位置對於接合對位有很重要的幫助,可減少風險加快手術復原。在適應症人口數上,從衛生署最新統計來看大腸癌的罹癌人數已經追過肝癌、肺癌,成為罹癌人數第一名,口腔癌則是位居第四,從發生率來看約10萬人中會有45人罹患大腸癌,22人罹患口腔癌,在醫療費用統計上,由健保署統計資料可知癌症醫療支出為大腸癌109億居冠,口腔癌則是66億。
? 根據產業預估,2018年全球血管攝影的市場約102.6億美元,並預估其CAGR為5%至2023年約為130.6億美元。
聯絡人 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羅政副組長 
Tel: 07-3513121轉2366, Fax: 07-3534062
E-mail :judylo@mail.mirdc.org.tw
更新日期:106-02-15 / 維護單位:系統管理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