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周年
專利名稱

熱交換裝置

年度 110
狀態 獲證維護中
獲證編號
類別 發明
申請國家 中華民國
專利權人 金屬中心
專利起訖 1100621~1281208
專利證號 I731501
摘要 目前溫泉場域發電仍以深層地熱為主,而溫泉井自然放流蒸氣排放仍接近130℃,其廢熱含量仍相當高。本專利提出低壓損與高熱交換量之多孔質波浪翅管型氣-液廢熱交換模組設計,可安裝溫泉井排放蒸氣側進行中低溫廢熱交換與轉能應用。由於氣側壓損影響相對於液側重要,且預期氣側的熱傳係?遠低於液側,因此熱交換表面積設計氣側會大於液側,以平衡?側的熱傳性能為設計目標。設計之氣-液廢熱交換模組,體積小安裝便利,氣側熱交換表面積最大化,有效降低蒸氣排出溫度,低壓損可消除對蒸氣側堵塞的敏感性
特色 投入中低溫廢氣或地熱蒸汽等熱能轉換應用所需要的低壓損、耐高溫、耐高壓、抗蝕等熱交換模組需求,可補足國內廢熱轉能系統產業於熱能捕捉與導引傳送面之技術與模組缺口。推動參與計畫之產學研各研發團隊進行系統整合與關鍵模組技術發展,並於後續整合性計畫建置雛型示範性系統吸引產業投入該議題相關聯之系統研發與應用評估探討。可因應生質熱、地熱/溫泉、太陽熱、都市固體廢棄物轉換熱等各特色多元創能所需壓力、溫度與能量導引型態需求。
創造效益  有效降低空氣通過的溫度
 氣側熱交換表面積最大化
 緊密多孔質波浪翅片排列與熱媒管路外表面可產生氣體紊流效果,提升氣側熱傳性能
 軸向安裝在氣管上,徹底拆卸更容易檢查和維護
 體積小安裝便利
 減少壓力損失並消除對蒸氣側堵塞的敏感性
 高熱交換量
 耐高溫、耐高壓(如:製備採用420不鏽鋼粉末搭配選擇性雷射融熔銑削複合加工製造技術)
 可即時支援廢熱回收轉電技術與系統(ex:質子交換膜式氫燃料電池、低溫ORC、熱再生氨燃料電池(TRAB)、熱電模組等等)
市場資訊 熱交換器對於節能的貢獻是最重要的和不可替代的。隨著技術的不斷研發和創新,該市場也必將不斷向前發展。能效的提高將成為製造商提高競爭力的主要因素。創新將幫助熱交換器客戶降低成本、提高使用週期和能效。另外,發展中國家的快速工業化發展和電力設施的投資增加也將推動對技術創新的需求。未來幾年裡,為應對能源價格的上漲和環境汙染問題,全球對能效的關注將成為推動熱交換器能效發展的動力。
2015年全球熱交換器市場價值為126.11億美元,預計到2022年將擴大到206億5000萬美元規模,2015年至2022年的複合年增長率(CAGR)為8.3%,如圖2所示。支撐這個成長的主要原因之一,為新興經濟各國的需求擴大。歐洲及南北美洲的熱交換器市場,預測成長比亞太地區低。亞太地區的熱交換器需求,主要由於產業化的擴大與中國和印度的開發中國家的需求增加,預計與相較其他地區急速成長。
聯絡人 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羅政副組長 
Tel: 07-3513121轉2366, Fax: 07-3534062
E-mail :judylo@mail.mirdc.org.tw
更新日期:106-02-15 / 維護單位:系統管理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