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周年
專利名稱

利用咬合曲線的假牙設計方法

年度 108
狀態 獲證維護中
獲證編號
類別 發明
申請國家 中華民國
專利權人 金屬中心
專利起訖 1080421~1261127
專利證號 I656867
摘要 本專利提出一種兼具口腔咬合型態之假牙設計方法,由口腔咬合量測裝置(專利申請號:10514201)取得之真實人體咬合路線並進行數值化處理,得到3維數值曲線資料。該3維咬合路徑經由定位點結合數位牙模對應位置,數位牙模可依循3維曲線進行咬合型態之動作。藉由咬合型態之動作,臨床操作者可觀察假牙位置是否具有對咬干涉之問題,並進一步調整假牙型態之設計,以達到更符合人體仿真之牙齒重建外型。
特色 根據統計,目前國人年齡達65歲以上之人口數以來到10.6%以上對於口腔假牙的重建需求也越來越高。目前國內牙科修復物,如單一顆之陶瓷牙冠費用約8千-1萬5千不等,國外(如:美國)約為5萬台幣左右,牙科修復體的製作上仍以牙技師進行製作,但製作過程中往往無法精準評估出真實的咬合情況而導致必須後續的牙體調整,也導致資源及成本的浪費。對於大部分之病患屬於高負擔之醫療費用,因此若能於假牙製作中快速整合咬合形態,減少後續假牙修整的機率,將增加臨床實用便利性。
創造效益 本專利之優點具有以下幾點:(1)可實際透過真實口腔咬合路線進行假牙外形之設計;(2)整合齒模、牙體設計及咬合資訊,以可視化顯示,輔助臨床人員觀察咬合形及對應的假牙外型;(3)減少假牙配戴後修整之次數增加臨床效率態。本專利將對牙科診斷上、後續之植牙手術、假牙製作等治療提供準確之咬合參考依據。
市場資訊 科修復市場包括傳統手工製作的牙冠、牙橋、嵌體、義齒等修復體,而近年來隨著自動化與數位化技術的不斷精進,CAD/CAM市場規模也隨著快速成長。全球牙科耗材市場中,修復產品約占9%,根據Millennium Research Group(MRG)公司的估算,全球牙科修復市場由2007年的33.5億歐元成長到2009年的36.4億歐元;預估到2012年,全球牙科修復市場可達到44.6億歐元的規模,年均複合成長率約為7%。數位化醫療診斷產品已逐漸成為未來醫材開發之重點,目前台灣主要之數位診斷醫療主要集中於血糖計、體溫計、行動輔具等醫療產品,對於數位牙科診斷評估、治療相關醫材則較為不足。
聯絡人 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羅政副組長 
Tel: 07-3513121轉2366, Fax: 07-3534062
E-mail :judylo@mail.mirdc.org.tw
更新日期:106-02-15 / 維護單位:系統管理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