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周年
專利名稱

具對風功能之風力發電設備及其對風方法

年度 106
狀態 獲證維護中
獲證編號
類別 發明
申請國家 中華民國
專利權人 金屬中心
專利起訖 1060911~1251110
專利證號 I598507
摘要 本專利係提出用於浮動式風力發電平臺之對風系統,其中該平臺上至少設置兩台之風力機,並且該風力機設置有轉子、機艙以及塔架,而該轉子連接至機艙,其中機艙具有旋轉機構,使轉子能夠藉由該旋轉機構繞塔架軸心轉動,此外,該平臺藉由繫泊組件連接至固定於海床上之繫泊點。而上述之平臺,設置有風向偵測裝置與本專利所提之控制系統,該控制系統經風向偵測裝置所偵測之實際風向,進一步控制旋轉機構使機艙旋轉。當風向與兩台風力機塔架軸心之連線呈一角度時,藉由風向偵測裝置與控制系統旋轉機艙使轉子對正風向。當兩台風力機轉子軸心於某一
特色 1. 本技術能夠降低平臺對風系統之相關構件所需之成本。
2. 本技術能夠節省機械式對風系統維修時所需之人力與成本。
3. 本技術能夠減少浮動式風力發電平臺所需要消耗之電能。
創造效益 1. 平臺所設置之風力機其能夠統一尺寸,不須為了避開尾流影響而設置不同尺寸之風力機。
2. 不需要使用推進器或是捲揚機,能夠減少平臺整體重量以及製造成本,並且省去推進器或使捲揚機之維修成本。
3. 採單一繫泊點,減少錨定時之安裝成本,並且能夠減少繫泊索磨耗之情形。
4. 不需要為了避開尾流影響而增加浮動平臺之尺寸。
5. 使用推進器或是捲揚機之對風系統,對風時需損耗大量電力,本專利所提出之技術可省去該電力之損耗。
市場資訊 行政院於2012年2月核定了「千架海陸風力機」計畫後,經濟部能源局便迅速展開部署計畫,並公布目標規劃,短程目標在2016年完成4架離岸示範機組;中程目標在2020年完成離岸風場520 MW,與陸域合計共1720 MW;長程目標在2025年完成離岸區塊3000 MW,與陸域合計共4200 MW。而2015年7月台灣經濟部能源局公告「離岸風力發電規劃場址申請作業要點」,共計36處潛力風場區域,讓業者依程序規劃開發,在台灣西部水深20 m至50 m,區域面積約為654700公頃,可開發約有6.2 GW之潛力;而水深在50 m至100 m,區域面積約為1195400公頃,可開發電容量可達12 GW。此外,當水深達50 m以上時,較難以固定基礎式之離岸風機,需要往浮動式風力發電平臺發展。
聯絡人 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羅政副組長 
Tel: 07-3513121轉2366, Fax: 07-3534062
E-mail :judylo@mail.mirdc.org.tw
更新日期:106-02-15 / 維護單位:系統管理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