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周年
專利名稱

研磨加工裝置

年度 107
狀態 獲證維護中
獲證編號
類別 發明
申請國家 中華民國
專利權人 金屬中心
專利起訖 1070221~1251213
專利證號 I615226
摘要 此專利提案揭露一種研磨裝置,其包括圓周表面不導電之研磨輪及電化學加工單元,其中研磨輪之圓周表面具複數研磨粒,且電化學加工單元設置於該研磨輪上,並電化學加工單元之加工端面向該研磨輪之圓周,該電化學加工單元具電解液流道,其出口面向該研磨輪之圓周表面。以利用研磨裝置加工工件時,使該電化學加工單元對加工表面進行電化學氧化加工,使工件表面反應形成鬆散之氧化物,進而利用研磨輪旋轉之磨粒研磨移除工件之氧化物,可提升工精度,且容易小型化加工裝置,降低機械力加工作用力,同時改進需大電流加工之缺點。
特色 藉由研磨裝置提出,於加工過程可利用機械研磨與電化學氧化效應交替複合加工,提升工件加工精度,且增加工面之加工品質,且因加工過程可減小磨輪與工件表面之壓應力及機械研磨切削力,提升表面加工品質,並利用本技術之設計,可改善電解液流場,同時提升電化學氧化製程之穩定性,且容易達成工件深切加工之目的,此技術結構特點同時可避免短路及大電流加工缺陷,同時使用簡單DC電源於加工過程,可形成脈波電源加工之優點,並可小型化加工裝置等。
創造效益 1. 達成電化學氧化與機械研磨交替複合加工效果。
2. 減小表面壓應力及機械研磨切削力。
3. 改善電解液流場,提升電化學氧化製程之穩定性,且容易達成工件深切加工之目的。 
4. 避免短路及大電流加工缺點,提升表面加工品質。
5. 簡化電源設備,同時利用其加工動作使DC電源形成脈波電源加工之優點。
6. 提升工件加工精度,同時小型化加工裝置。
7. 提升加工效率及適合用於高硬度及難加工材料之加工。
市場資訊 電化學加工將可應用於航太國防、汽車產業、3C、生醫以及生活用品等領域,其中依據工研院(IEK)推估在2009年醫療器材之應用領域全球產值高達790億美元,本專利可應用於一次性組織切片刀片製作,可解決國內組織切片刀需求和長期仰賴國外技術製作及進口。
聯絡人 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羅政副組長 
Tel: 07-3513121轉2366, Fax: 07-3534062
E-mail :judylo@mail.mirdc.org.tw
更新日期:106-02-15 / 維護單位:系統管理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