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周年
專利名稱

活性合金製造設備及方法

年度 106
狀態 獲證維護中
獲證編號
類別 發明
申請國家 中華民國
專利權人 金屬中心
專利起訖 1060421~1250630
專利證號 I579383
摘要 本提案為強化鎳鈦合金懸浮熔煉製程不可或缺相關裝置與方法,因感應線圈大多處在大氣環境下,針對高活性金屬,會發生嚴重氧化現象,本提案不僅可改變鎳鈦合金懸浮熔煉製程當中的真空度,真空度更高達10-6 torr,除此之外,對應不同活性材料,通入適當的惰性、還原氣體加速內部化學反應。步驟包含 : 當內部真空度達10-6 torr時,將預熔之金屬至於感應線圈當中,同時通入不同的惰性、還原氣體,待鎳鈦合金懸浮熔煉製程結束後,以氦氣快速降溫,此降溫度步驟可降低材料因慢冷造成偏析狀況。
特色 1. 產業結構優化:國內目前發展的醫材產品多屬中低階等級,而高階植入式醫材大多仰賴進口。針對國內醫用金屬產業上游材料投入資源,提升關鍵材料之自主能量,帶動國內生醫材料產業的商機。
2. 附加價值率提升:利用懸浮熔煉技術生產高潔淨度高品質鎳鈦合金,提升國內產品附加價值率及提高高值化產品占比,打破現今由於削價競爭而無法提高產品附加價值率的困境。
創造效益 本專利優勢在於高溫環境下,無論是真空度亦或是保護性氣體,可在極小的差異度進行調控。於熔煉過程中,亦可添加預配置合金元素進去,由於熔煉過程中高熔點材料會預先放置於懸浮中心進行加熱,待溫度偵測器達到預添加溫度時,方可放入預添加合金元素。然而,透過電磁攪拌能力可有效均質化材料內部的均勻性,使用氦氣快速冷卻可避免材料因慢冷所產生的偏析效應。
市場資訊 1. 全球醫用合金應用於齒科、骨科、心血管市場之年產值總計達US$ 590億元,未來60%手術將採用微創技術,具備高生物相容性、強度、彈性、耐疲勞等特性之鎳鈦合金為關鍵材料。
2. 2011年全球記憶合金應用產值約US$ 138億,預計至2016年鎳鈦合金全球需求量約2,000噸,年成長率10~15%。
3. 國際醫材大廠Boston Scientific, J&J Cordis, Admedes等,以及線材廠Fort Wayne Metal等皆投入鎳鈦合金產品及製程技術研發。
聯絡人 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羅政副組長 
Tel: 07-3513121轉2366, Fax: 07-3534062
E-mail :judylo@mail.mirdc.org.tw
更新日期:106-02-15 / 維護單位:系統管理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