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周年
專利名稱

穿刺器材,穿刺設備及其訊號處理方法

年度 106
狀態 獲證維護中
獲證編號
類別 發明
申請國家 中華民國
專利權人 金屬中心
專利起訖 1060501~1240806
專利證號 I580393
摘要 在腹腔鏡術過程中,會在盲目狀態下先進行氣腹,再將手術器械伸入腹腔中進行手術。然而,如遭遇術前未知的腹腔沾黏(5-10%),氣腹針在穿刺的過程中便有可能傷及血管或臟器,導致病患體內出血而未知,以致產生患者生命危險。因此,氣腹針穿刺的成功與否是腹腔鏡手術成敗的一大關鍵。傳統上在判斷氣腹的完成與否,會使用壓力法或氣體法進行之,但仍有一定比例的病患出現併發症。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在利用光學的方式進行組織辨別,期待未來在氣腹針穿刺到腹腔的過程中可以輔助醫師能即時辨別組織,避免傷害到血管與內臟。
特色 1.增加目前業界氣腹針器械的種類,讓外科醫生有”更安全”之選擇。
2.降低微創手術醫療成本及風險。
3.核心技術使用泛用性大,其他需要做體內組織判斷的手術亦可使用。
4.技轉給醫療器材廠商後,可增加其產品線及相關就業人口。
創造效益 本技術是利用一隻額外的光纖針插入經過改造的氣腹針中,利用組織的吸收及反射光譜及螢光的特性,在穿刺過程中便可即時分辨針在那一個組織中。特別是正常腹膜及沾黏腹膜的光譜會有相當大的差異性,在光譜訊號處理時,發現異樣便可發出警報,使操作者可立即停止入針的動作。
市場資訊 本計畫所設計之產品為微創手術一次性醫療耗材。據國外媒體最新報導,2009年,全球微創手術一次性醫療器械市場銷售總額達890億美元,2010年應該在1000億美元左右。歐美發達國家微創手術一次性醫療器械銷售額占其醫療器械市場總銷售額的45%左右。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微創手術一次性醫療器械市場,約占全球微創手術一次性醫療器械市場40%以上的份額。據國際著名諮詢公司Freedonia預測:到2012年,美國微創手術一次性醫療器械市場將達704億美元,年增長率可達4.9%。歐洲則是世界第二大微創手術一次性醫療器械市場,約占世界微創手術一次性醫療器械市場29%的份額。日本、中國、印度及其他亞洲新興工業國合計約占國際微創手術一次性醫療器械市場17%~18%的份額。
    目前市場上尚無與本發明專利之相類似產品。然而,在氣腹過程中,如果遭遇術前未知的腹腔沾黏(5-10%),氣腹針在穿刺的過程中便有可能傷及血管或臟器,導致病患體內出血而未知,以致產生患者生命危險。因此,氣腹針穿刺的成功與否是腹腔鏡手術成敗的一大關鍵。如此發明內所設計之產品可順利研發並上市,預估首年可達到5%的市場占有率。
聯絡人 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羅政副組長 
Tel: 07-3513121轉2366, Fax: 07-3534062
E-mail :judylo@mail.mirdc.org.tw
更新日期:106-02-15 / 維護單位:系統管理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