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周年
專利名稱

磁路轉接裝置

年度 106
狀態 獲證維護中
獲證編號
類別 發明
申請國家 中華民國
專利權人 金屬中心
專利起訖 1060221~1231130
專利證號 I571235
摘要 本專利所提出激磁設備磁路轉接裝置,系於國內自組開發之感磁治療中應用。本裝置包含一可組裝之矩形殼體(不限於矩形。)、一矩型導磁材料(不限於矩形)、一可連接之控制電路。該矩形殼體側面具有中空的組裝結構或是可活動之關節組裝結構,殼體內具有一矩型導磁材料及可連接之控制電路,該矩型導磁材料可與其它導磁材料作連結,可連接之控制電路則置於上述殼體內,並將電路連接點延伸至殼體外,使其可與其它電路連接點作連結。該轉接裝置與既有的激磁模組及控制模組連接後,即可提供磁場,進行感磁治療。
特色 全球每年約有124億美元的營業額,搭配本感磁設備磁路轉接裝置,整合產品若能打進市占率的1%,每年即有約40億元以上新台幣營業額。由於目前國內外尚無類似技術之醫材產品,本專利技術將保有感磁治療領域技術領先之優勢,以轉接、擴充等方式延伸產品,運用模組化降低成本的概念,發出更多的感磁治療設備,取代一些高價位且應用範圍受限的產品,於感磁治療系中發展可觀的產值。
創造效益 本專利發展目的為提升感磁治療設備之應用範圍,以感磁熱消融治療設備為例,該治療技術是將線圈置於一開放磁路的兩端,利用控制裝置提供一組交變電流,在磁路末端產生一同步之交變磁場,並將治療輔具定位後,將激磁裝置靠近治療部位,即可進行熱消融治療。但治療部位會受限於兩線圈間的距離或角度等條件,因此本專利所發明之激磁設備磁路轉接裝置則是可以利用組裝及擴充的方式,將激磁設備作不同型式之延伸,如移動式、壁掛式或C-arm型式等,也由於搭配此磁路轉接裝置之設備可使用模組化生產,因此可用較低的成本及較為簡易的方式,開發出更
市場資訊 癌症(亦稱:腫瘤)為人類常見之重大疾病,衛生署統計台灣因癌症死亡仍為國人十大死亡因素之第一名,佔28.4%,由此可見癌症治療在台灣醫療需求十分迫切,由國人自行研發生產之醫療器材為刻不容緩。
「磁熱腫瘤燒灼術」的競爭技術包括了「無線射頻燒灼術」(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及「微波燒灼術」(microwave ablation, MWA),這些技術已應用於局部腫瘤治療,但其昂貴費用讓許多病患無法接受治療;並且他們有應用上的限制,故期待開發出具實際效果且經濟實惠的治療產品為本案技術開發的主要目標。
「感磁熱療術」(electromagnetic hyperthermia therapy)其原理為藉由電流轉變為磁場,導入感磁物質於病灶區,在高頻變動磁場下將病灶組織加熱進而破壞腫瘤細胞,以針具形式進行加熱,提案之想法為獨有,且能超越磁性奈米顆粒加熱溫度;同時搭配結構堅固且不沾黏之複合材料感磁針具及相關輔助器械,使其醫療應用能多樣性,未來上市更具競爭優勢。
聯絡人 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羅政副組長 
Tel: 07-3513121轉2366, Fax: 07-3534062
E-mail :judylo@mail.mirdc.org.tw
更新日期:106-02-15 / 維護單位:系統管理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