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周年
專利名稱

引流裝置

年度 106
狀態 獲證維護中
獲證編號
類別 發明
申請國家 中華民國
專利權人 金屬中心
專利起訖 1060221~1221228
專利證號 I571278
摘要 胰臟炎大致可分為急性與慢性胰臟炎,膽結石與喝酒是引起急性胰臟炎最常見的原因。急性胰臟炎又分為(間質)水腫與壞死性胰臟炎,對於嚴重感染性壞死性胰臟炎,須輔佐適當的抗生素,經皮導管或微創引流術、手術開刀引流術、壞死性胰臟炎擴清術等。胰臟炎常伴隨有囊腫、膿瘡、蜂窩性組織炎、血管破裂等併發症。通常為了清潔壞死組織及引流膿瘍而手術,術後常須搭配引流管使用,用以引流沉積於體內的體液,以達減壓、預防、治療感染、偵測術後體內接合處之滲漏或出血的目的。肝膽胰腸胃科手術因引流位置的不同,常配合有多支的引流管經皮膚將體
特色 目前市售產品有/無彈性圓管、彈性扁管,內部具各式流道設計以因應器械進入或避免引流管扁塌,表面有無具孔洞,或是防止逆流的設計。但臨床上仍有多個引流管開口造成病患疼痛、感染、皮膚潰爛、拉扯出血與影響病患活動的問題,尤其對於壞死性胰臟炎等這類病患,本身抵抗力已處於較弱的狀態,多個引流傷口更易引發上述臨床問題,且照護不易。另外,多孔洞引流管目的為更快速引流體液,但臨床上常因這類多孔洞設計不良的引流管,血液在引流管上的孔洞凝固或被體內之大網膜所包裹,使得引流不順的問題。本專利針對上述問題點進行設計改良,以
創造效益 1.分支引流設計,多分支的一端放置於體內,分支落於體內需要引流之位置,將廢液匯流至單一引流管,此單支的一端連接至體外,排出廢液。有效減少引流傷口,避免造成病患疼痛、感染、皮膚潰爛、拉扯出血與活動等問題。
2.管內鋸齒狀流道設計,避免引流管塌陷黏合,造成管道無法輸送體液,導致引發敗血症,造成病患死亡。
3.可應用於預防或治療於各種腸胃穿孔或肝膽胰腸胃外科手術吻合處滲漏引起之腹膜炎。
市場資訊
聯絡人 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羅政副組長 
Tel: 07-3513121轉2366, Fax: 07-3534062
E-mail :judylo@mail.mirdc.org.tw
更新日期:106-02-15 / 維護單位:系統管理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