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周年
專利名稱

複動化鍛造成型模組

年度 102
狀態 獲證維護中
獲證編號
類別 發明
申請國家 中華民國
專利權人 金屬中心
專利起訖 1021111~1191118
專利證號 I414373
摘要 一種複動化鍛造成型模組,其係包含具上沖頭之上模座,以及具下沖頭及模穴之下模座,該上、下模座並可相互搭配合模,而以該上、下沖頭於模穴內進行密閉鍛造成型作業;其中,該下模座之下沖頭係連結設有具第一導移斜面及第二導移斜面之浮動塊,該浮動塊之第一導移斜面與上模座間設有成型驅動機構,以使該上模座帶動上沖頭向下擠壓胚料時,可同時頂推浮動塊向上位移,並帶動下沖頭於模穴內向上擠壓胚料,而以密閉鍛造之方式成型出工件。
特色 加速生產速度,而可大幅提高生產效率。
創造效益 本發明尤指其提供一種於上、下模座合模鍛造時,可利用成型驅動機構帶動上、下沖頭同時擠壓胚料之二端,而使胚料可均勻充填模穴,以確保成型工件之尺寸精準度,並大幅提昇成型尺寸精度之複動化鍛造成型模組。
市場資訊 世界市場規模:(1).全球精微元件(包含MEMS、4M及奈米加?)市場估計於2004年約122億美元,每年將以16%的成長速率快速成長至2009年251億美元。(Ref. :NEXUS report 2006)(2).根據Univ. of Strathclyde(UK)(史崔克萊大學機械設備規模最大學院/4M計畫成員)預估至2015年,精微加工及模具產業全球市場將超過8,000億美元。國內市場現況及潛力:(1).國內因為缺乏相關精微製造技術,每年進口精微產品及零組件值超過2000億台幣。(2).由Univ. of Strathclyde(UK)之數據推估,於2015年台灣若取得全球3%市場,可達8,000億新臺幣規模。
本專利申請主要是以98年環構計畫內之精微成形技術之載具『微齒輪』作為專利佈局及分析之對象,就零件尺寸於1~3mm之微型齒輪而言,其年產值約為12億元,相關聯產品及零組件產值約5,806億元(190億美元) , 其主要應用面有鐘錶、儀器、科技玩具、醫工人體輔助器、精微馬達、數位相機、光碟機、雷射印表機(微型光學結構)、伺服裝置、小型減速機構。
以現有國外i-SOBOT機器人產品售價為例:
1.微型傳動系統:17組
2.每組微型傳動系統內含微齒輪:6顆(4顆金屬/ 2顆塑膠)
3.一顆金屬微齒輪:20元
4.i-SOBOT機器人共含68顆金屬微齒輪。
5.金屬微齒輪佔i-SOBOT機器人售價的14%(68×20/10,000)
聯絡人 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羅政副組長 
Tel: 07-3513121轉2366, Fax: 07-3534062
E-mail :judylo@mail.mirdc.org.tw
更新日期:106-02-15 / 維護單位:系統管理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