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周年
專利名稱

摩擦攪拌工具及摩擦攪拌銲接系統

年度 97
狀態 獲證維護中
獲證編號
類別 發明
申請國家 中華民國
專利權人 金屬中心
專利起訖 970221~1141222
專利證號 I293588
摘要 金屬接合為金屬製品成形的重要步驟之一,為達到牢靠的接合,金屬間的冶金接合最常使用。一般以熔融接合方式進行,但以熔融方式溫度甚高往往衍生工件變形問題。因此發展出摩擦攪拌銲接以摩擦攪拌方式在半固態下進行接合的製程,利用高速旋轉運動的中心軸(pin)/肩部軸(shoulder)與金屬材料在欲接合界面間進行摩擦攪拌,將中心軸伸入接合面攪動令兩邊材料互混,凝固後達到接合效果。但如此一來當中心軸抽離後會在銲接尾端留下縮孔,影響銲道品質與外觀。
本專利設計一中心軸(pin)/肩部軸(shoulder)同軸旋轉機構,在旋轉同時中心軸具伸縮功能
特色 本專利為解決摩擦攪拌銲接結束收尾因為中心軸所產生殘留縮孔及不同板厚間的攪拌銲接問題,因此設計一傳動機構組合使得中心軸與肩部軸在同步旋轉的同時具有軸向相對運動功能。本專利透過中心軸與肩部軸內部形狀互相嵌合的特殊設計,以單一馬達同時帶動中心軸與肩部軸r旋轉;再以另一獨立控制之馬達透過螺桿驅動使中心軸與肩部軸具相對軸向運動,使得中心軸可在旋轉運動的同時具備調整由肩部軸軸心伸出之功能。達到摩擦攪拌銲接無尾端縮孔及異厚板材接合之目的。
另外在板材厚度有不同變化時,因為中心軸中心軸具有伸縮功能,可隨不同板後隨
創造效益 (對相關技術或市場影響,例如:降低不良率、提昇原材料使用率、降低設備投資成本、節省時間或人力成本、可替代其他技術、提高產品附加價值、提昇市場佔有率、開拓新的應用市場)
摩擦攪拌銲接技術應用於鋁鎂合金等低熔點金屬的接合,其低溫接合的特性剛好完全彌補一般電弧銲接在這兩種材料應用上的最大缺點。
因為溫度低,所以耗用能源少減少環境負擔、變形量低後加工量與預留變形加工量也可降低5~10mm/m;無金屬煙塵產生不會危害操作者健康、操作者無特殊訓練需要,減少人力成本。
本發明可消除摩擦攪拌銲接縮孔及不同厚度板材的銲接問題
市場資訊
聯絡人 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羅政副組長 
Tel: 07-3513121轉2366, Fax: 07-3534062
E-mail :judylo@mail.mirdc.org.tw
更新日期:106-02-15 / 維護單位:系統管理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