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周年
專利名稱

活性碳清洗方法

讓與公告年度 114
狀態 獲證維護中
獲證編號
類別 發明
申請國家 中華民國
專利權人 金屬中心
專利起訖 1050721~1231204
專利證號 I542541
摘要 使用高壓二氧化碳與水形成碳酸,利用碳酸與活性碳中的鹼金屬氫氧化物反應形成碳酸鹽,在高溫、真空環境下導入水溶液以高溫水清洗活性碳中的碳酸鹽,以此降低活性碳中的鹼金屬含量。
特色 國內碳材產業研製超級電容活性碳,受限於清洗技術,鹼金屬殘留量約270~850ppm,落後日本、美國商業生產水準。本專利可解決國內活性炭產業的關鍵問題,技術可自主,使鹼金屬殘留量達到商用標準100ppm以下,活性碳產品可與日本大廠競爭。
創造效益 使用高壓二氧化碳與水進行清洗活性碳中的活化物,利用高壓二氧化碳提高碳酸濃度,使活性碳中的鹼金屬或重金屬快速生成碳酸鹽。使用的碳酸為無毒的二氧化碳與水合成,無需使用其它酸液,具環保效益。在高溫、真空環境下導入水溶液,可將活性碳微孔中空氣排出,且高溫下水的表面張力下降,浸潤微孔能力提升,可提升清洗能力。由於碳酸鹽在水中的溶解度隨溫度提高,因此可降低清洗用水量且降低鹼金屬殘留量。
市場資訊 IDTechEx公司所做的最新研究報告中,分析了全球80家超級電容器的製造商,由於電雙層電容器(electric double layer capacitor, EDLC)的發展較早且技術成熟,因此近八成的廠商以生產EDLC為主。預測2018年將從目前的80家成長為130家製造商,產值也從2013年的$0.84 billion每年呈至少25%的幅度成長,2018年預估將會達到$3 billion。
電雙層電容器主要包括碳電極、電解質與分隔膜。碳電極為主要儲存電荷之材料,取決於碳的分散形式和導電形式。目前構成碳電極的二種主要形式包括:高表面積粉末形式的碳和高表面積纖維形式的碳,他們能夠提高電極結構和導電性的機械整合性,因此碳材?的性質是決定電雙層電容器性能和產品成本的決定因素。其中最為關鍵的幾個影響因素為電極材?的表面積和?徑分布、電化學穩定性、導電?以及材?成本,目前研究主要採用多孔性活性碳材?作為極化電極。
聯絡人 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羅政副組長 
Tel: 07-3513121轉2366, Fax: 07-3534062
E-mail :judylo@mail.mirdc.org.tw
更新日期:112-08-04 / 維護單位:系統管理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