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周年
專利名稱

齒輪之成形方法

讓與公告年度 113
狀態 獲證維護中
獲證編號
類別 發明
申請國家 中華民國
專利權人 金屬中心
專利起訖 1010401~1180526
專利證號 I361117
摘要 本發明揭露一種齒輪之成形方法,其步驟包含:首先取得一胚料,再來應用成型模具對胚料進行後向擠製,以形成一內孔,並同時形成適當的胚料軸向長度,再來進行精密衝切,以去除胚料之內孔軸線所餘實心胚料部分而形成通孔,接著修整通孔以形成高精度內孔;以及依據高精度內孔進行定位,以進行胚料外輪廓齒型的沖壓作業而形成齒輪。
特色 本發明之製程工法摒除習知的齒輪熱鍛法,由於一般熱鍛法其精度受其氧化皮膜層與表面脫碳層影響,往往耗費許多人工於後段高精度切削,若由本案所提之製程工法,不僅可減少加工成本,亦減少材料上的浪費。
創造效益 精度高,可避免熱鍛產生尺寸的誤差;全程冷鍛方式可減少熱鍛至冷鍛過程中的繁雜加工與合模;利用多道次的成形負荷分配,可突破冷鍛微小齒輪不易成形的瓶頸;因全程採用冷間成形,其材料易同時因應變情況,造成機械強度更佳,使齒輪在使用壽命上提高許多。
市場資訊 世界市場規模:(1).全球精微元件(包含MEMS、4M及奈米加?)市場估計於2004年約122億美元,每年將以16%的成長速率快速成長至2009年251億美元。(Ref. :NEXUS report 2006)(2).根據Univ. of Strathclyde(UK)(史崔克萊大學機械設備規模最大學院/4M計畫成員)預估至2015年,精微加工及模具產業全球市場將超過8,000億美元。國內市場現況及潛力:(1).國內因為缺乏相關精微製造技術,每年進口精微產品及零組件值超過2000億台幣。(2).由Univ. of Strathclyde(UK)之數據推估,於2015年台灣若取得全球3%市場,可達8,000億新臺幣規模。
以現有國外i-SOBOT機器人產品售價為例:
1.微型傳動系統:17組
2.每組微型傳動系統內含微齒輪:6顆(4顆金屬/ 2顆塑膠)
3.一顆金屬微齒輪:20元
4.i-SOBOT機器人共含68顆金屬微齒輪。
5.金屬微齒輪佔i-SOBOT機器人售價的14%(68×20/10,000)
聯絡人 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羅政副組長 
Tel: 07-3513121轉2366, Fax: 07-3534062
E-mail :judylo@mail.mirdc.org.tw
更新日期:112-08-04 / 維護單位:系統管理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