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周年
專利名稱

用於金屬基材之複合成型裝置

讓與公告年度 113
狀態 獲證維護中
獲證編號
類別 發明
申請國家 中華民國
專利權人 金屬中心
專利起訖 961101~1141228
專利證號 I289083
摘要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結合連續沖壓與電磁成型技術之複合成型裝置,運用於金屬殼件產品之成型,係先提供一待成型金屬基材,將該待成型金屬基材以沖壓製程先做預成型,藉由傳送機構將該預成型金屬基材移置電磁成型製程。當該預成型金屬基材一側之電磁線圈組接通脈衝電流及靠近預成型金屬基材時,該電磁線圈組與該預成型金屬基材相互產生互斥力,以使預成型金屬基材外張變形並延伸貼合於模具,以達到最終產品表面細緻紋路之目的。
特色 先以傳統沖壓模具對金屬基材作預成形,利用送料機構(傳送夾爪或自動送料機)將其移置下一工程道次後,再以電磁成形製程製作出產品最終外型與表面之精緻圖形。由於沖壓模具技術在金屬引伸件上的應用已經相當成熟,因此利用該項技術作為預成形製程,不僅材料厚度變化容易掌控且生產效率佳。而電磁成形高應變速率之成形方式,應用於鋁、鎂、鈦等金屬材質電子產品殼件之成形,能展現出超塑性效果,大幅提昇鋁、鎂、鈦等金屬板件之成形性及抑制或減少皺摺及回彈量等正面效果,最適合應用在金屬件表面微細結構與最終外形尺寸之成形上。
創造效益 因此,現有電子產品使用之塑膠殼件由金屬件取代,應該是相當明確的趨勢。目前金屬殼件製造的難度較塑膠件高,但相對地單價也比較高;面對此一龐大商機,可預期國內業者將面臨日本與大陸廠商的雙面夾攻。目前國內業者在沖壓件的生產已具有一定的水準,電磁成形技術的研發可以用來補強傳統沖壓生產不足之處,提升國內廠商之競爭力,確保我國在電子產品製造之領先地位。
市場資訊 建立了關鍵電磁成形製程技術、微結構表面處理以及電鑄模仁設計製作等技術。並將與國內設備廠商合作開發國產電磁脈衝設備,後續將逐步結合設備製造廠、國內系統與代工廠商,共同開發新世代高質感之3C殼件產品,預估年產值可達5億元以上。
聯絡人 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羅政副組長 
Tel: 07-3513121轉2366, Fax: 07-3534062
E-mail :judylo@mail.mirdc.org.tw
更新日期:112-08-04 / 維護單位:系統管理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