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周年

先組裝後充磁 金屬中心突破強磁滾輪製造瓶頸

強磁滾輪普遍應用在精密研磨設備中,用來回收加工切削液的鐵屑,將機械加工過程中產生的鐵質粉末與研磨加工液快速分離。但製造高品質的強磁滾輪,須採用大體積的釹鐵硼磁石與高磁通密度,傳統生產方式是將磁石分別充磁後,以人工組裝方式生產滾輪,除了組裝人員容易遭磁石夾傷之外,製造亦相當耗時,因此無法負荷大量供貨需求。在先組裝後充磁的製程技術方面,金屬中心已突破現階段之生產瓶頸,解決目前「先組裝後充磁」滾輪無法順利刮除鐵屑的問題。

金屬中心精密成形系統組在馬達、充磁軛鐵、精密模具等設計加工具有深厚之開發經驗與技術能量。精密成形系統組組長魏江銘表示,有別於傳統透過濾紙袋回收鐵屑的方式,強磁滾輪具備高回收率、使用壽命長、可靠度高,且經濟環保等多項優點。唯獨在先組裝後充磁的軛鐵開發上,發生滾輪表面磁通密度不足,且無法順利刮除滾輪所吸附之鐵屑。在無法順利大量生產的情況下,希望切入中國等工業經濟發展中國家的市場將有難度。

目前金屬中心透過經濟部科技專案的支援,由「充磁軛鐵」設計端著手,針對磁化特性量測、軛鐵齒部結構、繞線配置等設計關鍵參數,再藉CAE軟體對充磁軛鐵進行性能性評估與修正。魏江銘指出,現階段開發的強磁滾輪,已可將充磁後表面的磁通密度提高到4600高斯,且成功克服無法刮除滾輪表面鐵屑的問題。根據金屬中心研究規劃,今年可望完成單一尺寸系列的通用充磁軛鐵開發,將滾輪表面磁通密度提高至4800高斯,並增加單位時間內使用次數,以提高產能。
維護單位:系統管理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