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植體是指以醫療級鈦金屬製成的人工牙根,透過手術植入齒槽骨,等骨整合後再安裝牙冠,滿足患者咀嚼及美觀的需求。目前全球人工牙根系統品牌超過百種以上,前五大品牌以先進技術與數十年臨床數據,穩坐全球一半以上的市占率。
台灣南部傳統產業以機械加工為主,尤其高雄岡山附近有多家螺絲製造商以卓越的製造技術,讓台灣享有「螺絲王國」美名。由於螺絲外型與人工牙根極為相似,且傳統螺絲即使1公斤重也不足千元,但是人工牙根單件就超過台幣1萬元,適合我國廠商轉型高值化的新標的物。
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從2006年開始,配合政府六大新興產業政策,獲得政府資源挹注與規畫南部生技醫療器材產業聚落,持續輔導數家傳統業者轉型投入人工牙根行列,帶動傳統產業升級至高附加價值的醫療器材產業。金屬中心開發的「人工牙根系統全製程技術」,也以技術移轉與輔導,協助業者縮短產品研發時程,提高與國外品牌的競爭力。
人工牙根依據醫療器材風險等級區分,列為第三類醫療器材(ClassIII)。對螺絲業者來說,投入醫材產品門檻很高,而醫療器材從開發至販售,必須通過設計、品管與測試驗證等重重關卡,其中多項物性、化性及功能性測試、生物相容性、動物實驗、人體試驗等,是耗時又燒錢的項目。待產品完成後,若跨國販售必須取得該國主管機關認可,如台灣TFD 、美國FDA、歐盟CE mark、中國大陸SFDA等。台灣已有14家人工牙根業者通過台灣TFDA查驗登記,三家取得美國FDA 510K認證,四家取得CE mark。
在取得販售資格後,面對產品行銷才是真正關鍵。以後起之秀的韓國為例,韓國政府傾全力支持人工牙根產業,不到10年就在全球市場占有一席之地。深入探討可以發現,韓國有廣大的內需市場,韓國牙醫師願意使用國產人工牙根系統,同時以低價策略打入國際市場,甚至到美國設廠,提升品牌形象以進軍全球。對台灣人工牙根業者來說,韓系人工牙根品牌絕對是勁敵,因韓系人工牙根售價有的只有歐美品牌三分之一,且擁有多年臨床數據佐證產品性能,因此,台灣牙醫師會將韓系人工牙根做為選用產品之一。相較之下,台灣人工牙根產品因上市時間短,缺乏長時間臨床數據佐證,售價又與韓系人工牙根不相上下,造成台灣牙醫師仍持觀望態度,僅少數醫師嘗試使用,業者要有長期抗戰的準備。
台灣人工牙根業者近期積極擴展國內外知名度,如全球安聯響應慈濟「八分飽、兩分助人」活動,捐贈1,000組人工牙根幫助弱勢,並與菲律賓國民大學合作設立「台菲植牙手術訓練中心」,提供全球牙醫師精進管道,開啟跨國醫學技術合作交流。從2008年開始,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聯合國內多家牙科醫材業者積極參與德國科隆國際牙科醫療器材展(IDS),以「台灣精品形象館」將台灣牙科產業推至國際,也藉此媒合國外廠商與國內業者,促成行銷合作機會。
此外,國內人工牙根業者也深知政府投入資源輔導技術轉型升級無法滿足需求,了解通路和品牌才是決勝關鍵。因此集合官、產、研、醫資源的牙科通路品牌艾奇科(iKICO),整合植牙所需治療設備與相關耗材,集結台灣優質牙科醫療器材方式共同行銷,帶動台灣牙科醫材的知名度與市占率。
未來國內人工牙根業者將積極投入牙科醫材相關產品,擴大廠房及設備,並針對印度、東南亞、美國、中國大陸等國布局行銷,以品牌聯盟的方式,集體進軍國際知名展場來打響台灣品牌知名度,提高台灣牙科產業的國際能見度與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