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周年
主題名稱

金屬製品產業碳盤查指引-基於國際碳關稅要求

作者
出版單位
張貼日期 2023-10-20
資料類別 免費評析
內容摘要 近年來淨零碳排與低碳減碳已然成為全球熱門議題之一,隨著國際碳關稅機制的實施動向,將加速改變產業發展樣態及生活消費面貌,如何達到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已成為各國轉型的重要發展策略,不少國家積極制訂減碳路徑與氣候法制,甚至是透過新興科技、再生能源等研發,盡力達成國家級淨零轉型的願景。然而與此衍生的碳管理議題,卻對製造業帶來不小衝擊及壓力,過去30年我們其實享受著全球分工所帶來的低成本紅利,在供應鏈合作關係上也多以物美價廉原則做選擇,時至今日各國為了能符合在《巴黎協定》上所承諾的「淨零排放」目標,陸續提出一連串對碳排放的管理及管制方案,尤其是歐、美、日、韓、中等主要經濟體系地區或國家,為防堵未實碳排放管制地區所生產的高碳排商品輸入,使在當地受碳排放管制的廠商蒙受不公平對待,而形成的「碳洩漏」問題,因此紛紛規劃開徵「碳關稅」( 或稱為碳邊境稅)機制,來減少對於高碳排商品的進口及依賴。提到碳關稅機制,自2021 年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後,歐盟是對於邊境課徵碳關稅進行討論與設計進度最快的區域,也是截至目前為止,對於碳關稅政策實施內容與目標,對外公開揭露較為明確且完整的地區;自2023年5月16日正式發布「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法案後,預定同年10月1 日開始進入實質開徵碳關稅前的過渡期商品碳排放量申報期,這可能導致我國長期以來以出口貿易導向的經濟模式有所變化,尤其對於國內從事外銷為主的產業,例如金屬製品、資訊電子等終端產品產業,無形加重生產的成本負擔。因此,企業除了需提早建立碳排用量「使用者付費」的觀念,更應儘早完成並掌握企業整體「組織碳排放量」及各產品的「碳足跡」,以因應未來產品外銷上的申報需求,並進一步找出排放高的熱點或環節,研擬減量對策,來降低企業整體組織碳排放量及各產品的碳足跡含量。當碳關稅已成事實,碳盤查就是義務,身為出口導向國家的臺灣,在政府得知部分企業礙於資源有限而無法展開行動之際,也投入許多資源來協助外銷企業積極展開因應策略擬定,然而現有國內CBAM因應做法的碳排放量計算,皆是建立在採用國際普遍認可的溫室氣體盤查標準ISO 14064-1 及碳足跡標準ISO 14067來做源頭設定與量化原則,但以實務操作面向進一步來看,如何在符合CBAM框架的前提下展開碳盤查工作,仍是企業一大難題。有鑑於近年探討ISO 14064-1 及ISO 14067的實務資源非常豐富,不管是資訊性的解說出版品,亦或者是教育性的訓練課程都有很多選擇,相較之下今年才正式公告條文的CBAM法案就鮮少參考資料,故本指引主要聚焦CBAM申報規定,並以金屬製品產業的手工具製程產品為試算、試填基礎,對應提出企業碳盤查準備上的行動建議,期望能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解說碳盤查全貌及各種嘗試,帶領讀者從氣候變遷史的脈絡邏輯開始,一步一步邁向淨零之路。
相關連結 https://mii.mirdc.org.tw/Article/Detail/1719
更新日期:112-10-20 / 維護單位:系統管理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