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周年
專利名稱

骨填補用組合物及其製造方法

年度 113
狀態 獲證維護中
獲證編號
類別 發明
申請國家 中華民國
專利權人 金屬中心
專利起訖 1130211~1311201
專利證號 I832594
摘要 傳統骨填補物因其固有物理性質,應用形式限於粉、塊以及膏狀,操作特性不佳,此外,自體骨、異體骨及異種骨等天然骨雖有較佳療效,但具有數量不足以及潛在傳染病等缺點,而合成骨骨填補物材質多為無機物,骨修復效果有限,在目前相關技術領域中尚無最佳優選的解決方案。本發明提供一個由次微米陶瓷粉末以及天然高分子複合製成之支架成型技術,技術主要利用濕式研磨法,結合特定範圍比例之不同尺寸研磨球以及液劑介質,加工並獲得微米等級尺度之陶瓷粉末,後結合天然高分子進行冷凍乾燥製程獲得複合材,該複合材有效突破臨床產品困境。
特色 依據本發明技術,除了能改善醫師於臨床進行骨缺損修復手術之操作性以外,亦可有效提升合成骨之骨修復效果,對整體合成骨於骨重建領域產生極大貢獻與助益。
創造效益 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利用陶瓷粉末複合天然高分子之方式,賦予產品良好操作特性,此外次微米粉末亦可促進與細胞間之相互作用,提升骨修復效果,且其於浸泡硬化劑後使用,可使複合材逐漸硬化,提供支架初期穩定度。
市場資訊 就全球每年植入市醫材市場(如圖1所示),2015年已達440.8億美元,並以每年5.5%的年複合成長率成長,預估至2025年全球植入市醫材市場可高達755.5億美元。其中,全球每年骨移植手術人數約200萬例,每10萬人約有15~30位有軟骨/骨缺損問題,預計全球骨生物活性材料市場需求將從2019年73.8億美元成長至2025年89.3億美元。創傷市場主要受到全球老年人口迅速增長、越來越多的骨退化性疾病、運動損傷和道路交通事故發生率上升所推動,而醫療領域技術進步 (如生物可吸收植入物、生物活性植入物和含藥植入物)等更推動全球創傷產品市場的發展。組織重建醫材之臨床治療需求增加,隨著技術突破與法規開發,全球領導業者積極布局數位重建規劃系統、複合式醫材、細胞治療技術與設備等項目。目前商業產品以特定規格為主,許多治療個案難以採用現行的標準程序進行治療,使的醫療人員須在手術前縝密的評估與規劃。圖2為2019年全球植入式醫材產品別分析圓餅圖,圖中顯示在目前全球植入市醫材中,以脊椎植入物占有最大的比例約為18.8%,其次為膝關節植入物約18.5%,而緊接著後面的則為生物活性骨材料約佔13.9%。可見在全球科技發展進步與醫療水準提升的同時,伴隨著全球高齡化所帶來的退化影響在骨相關的病徵上佔大多數。
聯絡人 黃偉咸 電話 07-3513121分機 2365 
E-mail:vincent@mail.mirdc.org.tw
更新日期:106-02-15 / 維護單位:系統管理者 /  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