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2008年2月15日
第 33 期
 
 
產業新聞
因應微小零件生產需求,金屬中心開發精微製造技術

  「微小化零組件」已成為許多產業的共通需求,「精微製造技術」具有材料多樣性、形狀高複雜 (3D)及設備投資低等優勢,最能滿足微小零件的大量生產。

   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受經濟部技術處支持於94~96年進行「精微模具及成形共用實驗室」建置,96年新購置多功能超精密加工機及CNC治具磨床兩項精微加工設備, 並將持續進行各項精微製造技術的研發,期能協助傳統製造產業技術升級同時成為3C/光電廠有力支撐。

   多功能超精密加工機係自美國PRECITECH公司引進,主要應用於各式軸對稱精密光學元件模具之加工,如各式球面、非球面鏡片及模仁,鏡片陣列 (Lens Array)及模仁,繞射光學元件,稜鏡輥軸等;CNC治具磨床則是美國MOORE公司之產品,主要用於精微模具之精密定位孔加工、異型孔加工等。歷經三年的建置,經由科專計畫投入超精密加工機、微沖頭加工機、次微米模具量測儀、微細切削中心機、微細線切割機、微雷射加工機、微超音波加工機、多功能超精密加工機及CNC治具磨床等九項先進設備,自行與廠商合作研發之微放電加工機,向設備製造廠商募集之電子束拋光機、精密臥式鍛造機、全電式射出機,及現有設備 (四軸雕刻機、五軸高速加工機、超精密沖床等)移入,完整建構3D精微模具及元件開發所需之模具加工、檢測及成形能量,可提供先期示範,帶領業界及早跨入精微領域,順利朝高附加價值方向轉型升級。

   精微共用實驗室所開創的運作模式包括:1.設備無償借用:說服設備製造廠商無償借用其設備,由該實驗室提供試做報告及協助推廣,共創雙贏。2.人才培訓及設備評估、導入:藉由共用實驗室之設備、人力,提供業界在設備導入前獲得完整之技術人才培訓,並協助設備評估、導入,以減低業界投資風險,加速回收。今後,仍應持續以創新思維導入新的運作模式,尤應加強國際共同研發 (合作提案、共同分工執行、共享成果),以樹立我國在全球精微製造領域的領先地位。

   長期發展之具體產業目標,包括:關鍵精微元件自主開發 (取代進口)及支援主流產業開發次世代微型產品 (引領世界潮流)兩大項;具體推動策略包括:1.完整建立精微零組件之設計與生產完整解決能力,降低進口依賴、協助主流產業突破自主開發瓶頸,提升全球競爭力。2.建構「精微零組件/裝置」創新應用之金屬精微零組件新興產業群聚與研發的協力與通路體系。3.結合Tier 1廠/支援主流產業系統廠開發新產品。
本文作者:林英傑 (金屬中心精微成形研發處副處長)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


廠商面對的難題--環評時程太久,發展隱憂
   身為風力發電開發商與統包商等兩種身分的德商英華威風力發電公司副總經理王雲怡,站在外商立場,認為國內發展風力發電的最大隱憂,是環評時程太久,且被核准的風機數,往往比原計畫少得可憐。另外,民間風力發電的開發商,與台電在籌設風力發電場的競爭,泰半居於劣勢,這是民間業者在台灣籌設風力發電場的難題所在。

   金屬中心產業資訊與企畫組分析師陳芙靜也認為,包括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草案尚未過關、國內風場難尋,及風機價格飆漲等問題,均是受到國內政策與大環境影響所致。

   為有效扶植國內風機零組件業者,金屬中心曾召集包括國營會、台電、工業局與業者召開多次協調會,建請政府在國內的後續風力發電招標案,需以大量採購,及以總裝置容量方式辦理,而非限定單機容量2MW方式進行,使招標案的規格更具彈性,才能吸引更多國際系統廠來台競標與投資,藉以提高國內業者迅速切入國際大廠供應鏈。

   王雲怡說,該公司於二○○一年成立,目前已在苗栗、竹南及彰濱等地建置風力發電場。其中,苗栗與竹南等地共計二十五座風力發電機組,已投入營運,一年營業額為二億多元;另彰濱三十二座的風力發電場,去年已取得執照,今年將陸續投入營運。

   王雲怡指出,英華威規畫的苗栗第二期風力發電場建置案,已於二年多前提出,但在環評過程中,環評委員大刀一揮,將原規畫九十九座風場,大幅縮小只能設置三十二座。而該項環評案才剛通過不久,因此,英華威尚未取得上述風場的籌設許可。

   王雲怡認為,風力發電場因無污染問題,加上有回饋金(分二十年給付),當地的鄉鎮長都表示歡迎,但在環評時,卻遭到環評委員的質疑或反對。她認為,此一情況,若無法改善,未來將是台灣推動風力發電場的一大阻力。

   政府能排除各項投資障礙,才是台灣引進外資來台開發風力發電場的良策。 【資料來源:工商時報】


金屬中心:可撓式基材商機無限

  目前國內生產可撓性薄膜產品所使用的材料與捲式鍍膜設備,大多由美、德、日或東歐進口,較高階的材料若無適當管道尚無法購得,且設備售價動輒上億元,有錢不一定買到,或要等上兩年,不但影響機台的客製化需求設計且造成快捷後勤維修支援等問題,同時也會限制國內相關應用製程研發。

   金屬中心處理組組長花瑞銘表示,台灣除需積極排除上述的問題外,讓所有的企業不論大小均有參與此上下游技術的機會,方能落實與建立體系完整的可撓性薄膜技術研發與產品競爭力,以最吸引人的可撓式顯示器為例,Isuppli2006年便預估2013年全球將有339百萬美元市場,平均每年將成長83%,顯見此技術衍生的產品潛力無窮。

   尤其可撓式基材的薄膜製程技術在產品端與設備端仍有多項技術需整合,產品端如可撓性材料技術、表面前處理、鍍膜材料系統選擇與產品製程技術等。設備系統端如真空分壓技術、捲式機構設計技術、張力傳輸技術、捲式定位技術與薄膜品質監控技術等。

   其實國內相關個別技術均有中小企業或者研究單位發展,但是並無機會充分整合,例如捲式機構的製作技術於中部與北部的企業已有不錯的實例,而滾輪材料、表面粗造度、導熱設計與低速張力控制上能導入與真空製程技術結合,且兩者的技術差距並無想像中大,業者應可跨入較高階的薄膜捲式設備市場。

   花瑞銘強調,現階段此技術製程與設備兩者均能兼顧的企業幾乎不存在,例如國內設備系統業者因缺乏具規模的製程研發團隊與實驗室,導致對使用者需求的製程與設備同時售出移轉缺乏服務的能力與信心。

   為改善此現象,金屬中心已規劃運用有多年基礎經驗的真空技術、捲式薄膜設備與薄膜製程技術,結合工研院、高雄第一科技大學光電所、國內真空設備業者與中南部的機械業者,共同投入基礎性的研究並研發量產型系統,期許讓國內產業於材料,設備與製程能獲得均衡發展與穩固根基,吸引並輔導台商回來投入高值化的能源與光電產品產業。

   此技術尚可應用在軟式電路板、觸控螢幕、汽車/建築玻璃UV /IR Cut或Low-E薄膜、抗反射抗靜電之AR/AS光學膜、次世代可撓式顯示器基材、阻氣性薄膜及太陽能電池/集熱板等民生生活領域中。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


大風吹-風力發電潛力無限!明年產值可擴增至十九億六千萬元,吸引國際大廠來台卡位
   台灣為全球第二大強風區,僅次於英國,但因台灣風力發電產業才剛起步,其產業供應鏈,遠不如丹麥、德國及西班牙等歐洲國家完整。近來國內積極發展風力發電,潛在機會引來國際風機大廠卡位,包括丹麥Vestas、西班牙Gamesa及美國GE-Wind都躍躍欲試,國內業者則搶食周邊商機。

   為因應京都議定書的二氧化碳(CO2)減量,行政院已在民國九十四年六月間舉辦「全國能源會議」,重新檢討能源政策,並規定再生能源將以占國內總發電裝置容量的一二%為努力目標,至二○二○年再生能源佔發電裝置容量的配比,擬由二○○四年的五.五%,提高至一○至一一%。

   以風力發電產業為例,二○○五年產值僅為一億二千萬元,但經濟部工業局近年積極推動風機的葉片、齒輪箱、發電機,及控制系統等風機關鍵零組件產業後,預估二○○九年風力發電產業的產值目標可擴增至十九億六千萬元。

擴大招標 台電釋利多

  儘管政府全力推動風力發電機組建置案,但因台灣風機市場規模很小,因此,台灣風力發電機組建置案,曾出現很多推動的難題。台電坦承,該公司推動風力發電機組建置計畫,並不順遂,當中難免碰上招標案乏人問津或流標的情況,雲林四湖風力機組招標案,就是一例。為增加廠商參與競標的誘因,台電也釋出多項利多條件,包括把原本流標的雲林四湖十四部風力發電機組(每部風機裝置容量為二千瓩),加上桃園林口的六部風力發電機組招標案,以兩案合而為一的方式,擴大辦理招標案。

   另外,台電也考量風力發電機組原材料價格上漲因素,將上述預算總經費提高至三十四億七千萬元,幾乎比原四湖風力機組預算數,再增加一倍。最後,四湖與林口的二十部風力發電機組招標案,才由星能得標。
台灣汽電共生公司旗下子公司星能,已陸續展開風機零組件的採購事宜。星能經理謝智宏表示,上述兩處的風力機組,國外供應商已確定是丹麥Vestas,且對方保證可如期交貨,沒有其他風機大廠有生產排單時程遞延的問題。

   至於風機的塔架部分,過去母公司台灣汽電負責建置的彰濱工業區第一期風力發電場所需塔架,是採用進口貨,但這次,基於國內的工業合作考量,星能傾向採購台灣本土產品。

   據了解,國內廠商中,目前只有中鋼機械的產品,符合Vestas要求,因此,星能將先開出相關規格,再與中鋼機械進一步磋商。至於風機的零組件,包括氣體絕緣開關、變壓器及電纜等產品,星能已打算在國內公開競標採購。

   台電預計第三期第一標,包括彰工(Ⅱ)、雲林麥寮(Ⅱ)等,共計十六部的風力機組;另再搭配金門金沙兩座的風力發電機組建置案。而三期第一標第一次招標案,曾於去年十一月廿九日開標;結果,只有星能一家業者投標,因不符合台電公告須有三家廠商競標的規定,而宣告流標;第二次的招標案,經報准後,已不再限制一定要三家業者參與,全案將於本月底前開標。

丹麥Vestas 最大贏家

  金屬中心產業資訊與企畫組分析師陳芙靜表示,目前台電的標案中,以Vestas最為積極,且風力機組營運狀況也較佳,預計第三期第一標招標案,參與搶標工程統包商,包括星能和樂士電機都將選用Ves tas機組,一旦開標成功,Vestas將是最大的贏家。

   台電三期計畫第一標,未來工業合作規範,將規定得標廠商應履行事項,包括必須執行及選擇執行等兩大部分,以利得標的風機廠商,能將其技術與人員訓練等具體內容移轉給台灣本土業者,讓國內業者也能分到風力發電機組的營運與其零組件商機。

   在陸上風力發電場址已漸趨飽和或難覓之後,台電的風力發電建置計畫,最近已著手進行離岸式的風力發電可行性研究,有意將現行陸上的風力發電場址,進一步拓展至台灣西部的淺海區域。另德商英華威公司也計畫五年以後,再推出離岸式風力發電場,可望帶來台灣另一波風力發電場的建置熱潮。

西部海岸風力資源豐富

   據工研院能資所粗估,台灣的陸上風力發電場,可開發約為二百萬瓩(KW);海上的風力發電約可開發一百萬瓩(KW),且台灣西部海岸的風力資源相當豐富,平均年滿發電小時高達二千五百,遠高於風力發電先進國家的丹麥,平均年滿發電小時僅為一千五百的水準。

   台電主管表示,經濟部計畫二○一○年時,全台的風力發電總裝置容量目標約為二百一十六萬瓩。其中,台電自行設置風力發電總裝置容量為五十一萬六千瓩。

   為此,台電目前不僅持續規畫陸上的風力發電四期計畫,預定再設置四十五部的二千瓩級,或三千瓩級以上的風力發電機組,並著手進行台灣離岸式的風力發電可行性研究,預定今年底提出期末報告,未來台電打算將現行陸上的風力發電場址,進一步拓展至台灣西部的淺海地區。 【資料來源:工商時報】

 
 

版權所有  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電話:07-3513121 傳真:07-3521528
發行人:蔡見興/輯編輯委員:毛世傑•王福山李肇升林烈全莊允中張萬權路全勝